欢迎光临济南声佳听力验配中心—专业的助听器知识、助听器验配、聋人在线和聋人听力辅助网站!手机:18595256123
当前位置: 首页 > 助听器验配 > 正文

定制式助听器为何如此难买,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2014-12-25 08:30来源: 姑苏晚报 编辑:济南助听器  点击:
山东济南定制式助听器为何如此难买,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济南助听器、轮椅——这些专门为老年人设计、制造的产品,正逐渐被一般家庭所接受,也开始影响苏州的老龄化城市建设。但与此同时,本土的老龄产品企业还远未感受到来自市场的“温暖”。

无论是“被进口品牌占领”的助听器市场,还是发展水平整体较低的轮椅市场,这些现状无不提醒着我们,本土企业仅靠热忱与低价显然无法打开中国老人的钱袋子。

这是由于消费观念或是技术短板的制约?本土企业该如何破局?对此,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

无处找寻合适的老年用品

家住虎丘新村的徐老伯,最近发现自己耳朵听不清,跟儿子说想买个助听器。儿子小徐四处打听,听说助听器像眼镜一样,也是要个性化验配的。小徐一直是个孝子,想配得更专业、更好一点,为此,他不打算直接去店里买,想先带老爷子到大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去验一下听力,结果却不太顺利。

“先带爸爸去了一家公立的大医院,五官科医生检查了说是老年性耳聋。医生说,他们那里通常只做伤残鉴定。老人耳背是自然规律,医院没法验。”小徐说,他后来又去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生也说不提供助听器的验配服务。这爷俩最后还是无奈跑到了卖助听器的店里,简单验了下就买了一只,可国外的助听器不太适合中国人,花了大价钱,还觉得不太称心。

不单在购买助听器时遇到问题,在苏大附一院附近的一家医疗器械店门口,记者见到了正想进去给母亲买轮椅的陈红,她说配一台轮椅的过程也可谓颇费周章。

陈红的母亲年老后患上骨质疏松,一次摔倒导致骨折,自此走路不便。“我们老家在广东,妈妈个子很瘦小。好一点的轮椅都是进口的,试坐时,她不仅觉得坐垫太大,双手扶着驱动轮也感到很吃力。”让陈红犯愁的是,兜了好几家卖轮椅的店,都没有直接的定制服务。“尤其那些门面很小的医疗器械店,轮椅品种本就不多,店员说只有这通用的几款,不能定制。”

通过走访多家卫生机构,记者了解到,市民反映的这些困扰确实存在。近日,记者先后来到市区的几家公立三级医院,医生们一致表示医院不卖助听器,也不提供助听器验配服务。市卫生局社区处工作人员也表示,我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目前也均没有助听器验配、轮椅个体定制这类服务。

“随年龄增加,听觉功能逐渐退化,但并不是每位老人戴了助听器都能有显著效果。”市立医院本部耳鼻喉科主任杨小玲告诉记者,助听器验配不属于基本医疗范畴,因此医院的纯音测听、多频稳态等听力检查,除了用作疾病诊断以外,通常也只为伤残鉴定提供客观数据。

记者又来到我市一家规模较大的医疗器械店,店铺里轮椅看起来不少。记者表示想为家人量身定制一台轮椅,营业员表示不行。一名姓张的营业员对记者说,他们店里的轮椅只有做工和质量的好坏,没有宽窄和高低的区别,大家都是买回去就直接用的。

本土企业靠热忱疲惫耕耘

周末的苏州残疾人康复中心内很热闹,一场为老年人举办的耳科免费检查、听力测试、现场咨询、耳科方面的科普宣传活动在这里进行,并现场对助听器进行免费保养、更换电池等。而这次活动的组织方正是一家苏州本土助听器制造企业——江苏贝泰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身为该公司掌舵人的赵勇博士,也是身体力行,忙碌地穿梭其间接受着老龄朋友的现场咨询。

“国内65岁以上老人听障发生率超过30%,人数将近3千万。而目前中国听障老人中佩戴助听器的不足一成。”有着20年美国高科技医疗器械工业经验和高科技创业经验的赵勇正是看到了国内这般现状,于2009年从美国来到苏州下辖的常熟市,创办了江苏贝泰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智能化助听器的研发、生产。

然而,至今5年的耕耘并没有如他想象中那么顺利。“正是得益于残联的帮扶,我们才发展到今天。”赵勇说,中国本土生产的助听器在国内根本卖不动。国内老龄用品业正处于初创阶段,基本上,起步均需依赖于残疾人事业——大量产品都与残疾人康复用品交叉重叠。

与此同时,1995年至1996年德国西门子和美国斯达克分别在苏州建厂生产助听器。1998年加拿大奥机托、丹麦唯听分别在成都、上海建立办事处。到本世纪初期,只有日本助听器没打进中国市场。这些国外独资公司,通过近20年的深耕,已经在中国这片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国外研发了能够降噪保真,还原自然听力的高端产品,我们也能做。”赵勇说,贝泰福从国外引进最先进的技术,做高端的产品,价格则相当于中端的价格。售价不到一万的产品相当于市场售价在2至5万元的进口产品。但同样的产品就是没有国外的制造商卖得好。

“很多老人的助听器、轮椅都是让子女去买,花钱的子女没法体会到老人的切身需求,在效果、舒适度甚至价格上造成很多误差和矛盾。也有子女认为,爸妈是听信了外面的广告,会拦着爸妈不让买。”他说,这种矛盾下,市场很难辨别供需方向。

上周在苏举办的全球精英医学专家论坛上,苏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博导徐勇教授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剖析了老年产品行业的特点和瓶颈。他认为,当前,苏州的老年产品市场还没有得到深耕——老龄化进程太快,企业基本都还没反应过来,很少有人对老年市场的供需做精细化研究。再加上产品设计要适合中国老年人特征,还要必须保证安全,这样一来利润率就低,企业“看得太近”,因为没法马上获利就不去动脑筋了。

适配服务作为“桥梁”待完善

一头是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的中国老人,一头是带着热忱努力耕耘的老龄产品制造企业,如何将两者衔接起来,似乎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市立医院本部的主任医师杨小玲的日常门诊上,因为老年性耳聋来就医的老年人为数并不多。“耳朵日益老化,老年人耳背的进程是缓慢的,不是突然失聪,严重性比较隐匿。老年人的观念里,觉得只要还能听得见,就不用去处理。”

如果无法借助合适的助听器等得到缓解,老年性耳聋的直接后果是:由于与外界交流减少,大脑运动减少,增加了患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

然而,另有一位耳鼻喉科医生表示,如果所有老年人都到大医院去验配助听器,那这个工作量实在太庞大。他建议把这些老年居民的慢病干预工作放到各个社区,就像现在干预高血压、糖尿病那样。

“在开放的市场条件下,中国老龄产业的尚未得到充分重视,既没有对老龄产品进口的限制政策,也没有对国际资本在中国投资老龄产业行为的规范政策。”赵勇说。老龄产品对安全性的要求很高,并不是“一笔头生意”。“一旦国外企业撤出,带来的问题非同寻常。”

而在赵勇心中,有一幅壮阔的蓝图。“老龄用品的使用不仅实现给老人提高生活质量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在关心老年群体的同时,也必须关注那些为这个群体服务的护理人员,社会亟需科技化、标准化、人性化的辅具产品应用于服务人群,只有让服务人群解放出来、轻松工作,才能更好地为老年群体真正做好服务。”

日前,由他带队研制的全国首个经国家药监局认证注册的“无需验配、直接佩戴”的傻瓜式全数字智能化助听器正式问世。赵勇指着一堆材料告诉记者,“无需验配、直接佩戴”这八个字花了他整整两年的研发时间,是世界首创。

此外,记者也从苏州市残联了解到,明年苏州将实施《苏州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发展意见》,对重度残疾人或一户多残的本市户籍范围内持证残疾人进行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工作。根据该《意见》,由适配服务员每月为新持证残疾人主动进行康复需求调查,对其进行辅具需求评估,填报一至两种辅具需求,上传至区辅具资源分中心初审,市辅具资源中心审核后每月初汇总,下月或隔月配送。

“这些适配服务员均是由各大医院的康复中心医生担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残疾人康复训练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陶昕言说。一旦这项服务得以顺利推进,在将来,适配服务员也有望针对老龄用品进行相关服务工作。
作者:济南声佳听力
相关新闻阅读
唇语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
济南助听器最新文章